- 当前位置:主页 > 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与实施 >
-
1.25 “检查评比”式
-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8-03-16 11:28
-
第一章 企业管理现状
第三节 绩效管理几种典型模式“检查评比”式
目前国内的绩效管理实践中,“检查评比”式还是比较常见的。采用这种绩效管理模式的公司通常情况下基础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公司决策领导对绩效管理工作比较重视,绩效管理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践,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但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问题,不能充分实现、发挥绩效管理的公平目标、激励作用,绩效管理战略导向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实现。表1-7是某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质量方面的考核指标。
表1-7 某集团公司对子公司质量方面的考核
“检查评比”式的典型特征是:按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详细列出工作要求及标准,考核项目众多,单项指标所占权重很小;评价标准多为扣分项,很少有加分项;考核项目众多,考核信息来源是个重要问题,除个别定量指标外,绝大多数考核指标信息来自抽查检查;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组成考察组,对下属单位逐一进行监督检查,颇有检查评比的味道,不能体现对关键业绩方面的考核。
“检查评比”式考核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有很大作用的,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考核,员工会感受到压力,自然会在工作要求及标准方面尽力按着公司的要求去做,对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其积极意义。
但这种模式的考核也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绩效考核结果没有效度,也就是说考核结果好的不一定就是对组织贡献最大的,绩效水平低的不一定考核结果差,这样自然制约了公平目标和激励作用的实现;二是由于考核项目众多,缺乏重点,实现不了绩效管理的导向作用,员工会感到没有发展目标和方向,缺乏成就感。
考核没有效度以及不能实现战略导向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考核项目众多,员工感觉不到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期望的行为是什么,同时由于每项指标所占权重很小,因而即使很重要的指标,员工也不会过于在意。
第二、考核操作实施过程中,抽查检查是普遍采用的方式。对于抽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被考核者往往不从自身工作找原因,而认为自己倒霉并坚持认为别人考核成绩好是因为别人运气好、存在的问题没有被发现,被考核者从心里就不会接受这样的考核结果。
第三、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偏差,这样会导致绩效考核出现“无意识误差”;另外考核者往往不是被考核者的直线上级,不必对被考核者业绩负责,导致绩效考核的随意性,由此引发绩效考核出现“有意识误差”,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绩效考核者的公平公正性受到质疑。
更多知识请阅读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修订版)(第1版8次印刷,修订版10余次印刷)
- 上一篇:1.24 “德能勤绩”式 下一篇:1.26 “共同参与”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