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
人力资源管理文章

突破人力资源工作窘境的7个办法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21-04-25 14:11
最新内容请见赵国军老师著作《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第三版)
最新管理知识和经验请见赵国军老师最新著作《管理核能》如何以及激励及绩效促进企业发展一书。
导读:由于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企业的特殊性(诸如人员流动频繁,绩效受客观因素影响大等),人力资源管理一向是难啃的骨头,正如万科总裁郁亮所说的,过去1000亿发展历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万科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企业。本文基于哲学和方法论思想,通过思维和方法创新,提出突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窘境的解决之道,是作者写给地产行业的HR们的,小编以为对其他行业同样非常有参考意义,推荐学习!
 
一、定位清晰: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将人力资源工作归入了综合管理部门或办公室(部门职能通常包括行政、人力资源、法律事务、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等),而财务、采购、工程、营销等都有专设部门。可见,在房地产企业几大基本职能中,人力资源职能顶多位居二流。
 
当然,也有些企业将人力资源部门置于一流部门的重要位置,甚至有些企业还嫌“人力资源部”名号不够硬,将之拔高到“人力资本部”、“本体建设部”等,或将“部”升为“中心”,将“经理”升为“总监”。但HR总监或经理切不可忘记“人力资源到底有多重要”这个基本问题。
 
之所以有些企业领导人和HR总监或经理们在意念中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很重要,是因为他们往往把人力资源部的部门职能给放大了,例如, 人力资源规划本属于董事会的事,却大都交给人力资源部了,所以总是没有规划,或者是有规划,也;人员招聘本该是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用人单位各负其责,但招聘时却成了人力资源部负责;考核制度是公司定的,考核组织部门应该是运营管理部门,而不是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主要是提供考核工具和方法,并根据考核结果计算薪酬。
 
总之,只要涉及人力资源的事,就认为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这是极大的认识错误。所以弄清楚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属性很重要!
 
客观地说,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属性应该是:1.保障部门之一(注意,是“之一;2.总经理的办事机构之一(《公司法》术语,注意,是“办事机构”);3.人力资源规划和制度的执行部门(类似于“组织部”);4.承担的是日常工作。
 
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人力资源部门就能准确定位好自己的职能及职责,HR总监或经理的工作就好开展了——至少成功了三分之一!
 
二、人力资源工作目的:招到人、留住人、用好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许多人却未必有正确的认识。例如某知名人力资源专家说,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是增强凝聚力,建立高绩效组织;某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工具书)“序言”说,是建立责权利对等、和谐的组织。这些观点看似都对,实则都是“作用”,不是目的。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明确了企业的目的就行了。简言之,经营企业的目的是实现价值最大化(包括投资价值、社会价值等)。所以,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应是: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相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并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具体地说,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招到人、留住人、用好人,使人力成本合理化,人力贡献最大化。
 
要做到这一点,切记: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薪酬。
 
三、招聘5道关:分析、策划、笔试、试用、入职引导
 
把好招聘关是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但在许多企业,新员工入职后半年内离职的比率可能超过65%,于是又不得不再次启动新一轮的招聘工作。如此循环往复,企业总处于人员不齐整状态。要提高招聘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握好招聘时机
 
特别是要善于把握招聘的“窗口期”。作为HR经理或者招聘经理一定要做好各类人员流动信息的监测和分析。
 
2.策划好招聘方案
 
如果是在某一时期集中、大量招聘,大企业最好是启动一个专项计划,例如“磐石计划”、“引凤计划”等。在设计招聘广告时,建议请企业品牌部门参与,以符合企业品牌宣传要求。
 
3.一定要增加笔试环节
 
影响招聘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面试、轻笔试。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陷入主观感觉的误区,被高学历、耀眼的简历及应聘人员的夸夸其谈所蒙蔽,而无法去准确的判断其实际工作能力。或者企业中的每位考官对人才评定标准不一致,各抒己见,难以决断。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对人才的需求也比较特殊,对应聘人员的评判尺度也更加不好把握。所以说,仅仅通过面试是几乎不可能准确选定人才的。
 
4.试用人员多一点
 
试用不等于正式录用。计划用几个人,就试用几个人,如果其中一人不合适走人了,就会陷入被动。这时也不要太指望再从应聘资料中挖出什么合适的人才来。最好的办法是:如果某个岗位需要一个人,就试用两个;如果需要两个人,就试用三个……总之,让试用人员多几个有备无患。
 
5.教导和关怀很重要
 
新员工入职后,在试用期里,一定要指定专人给予教导和关怀,及时纾困,以使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环境、进入工作状态,并尽快了解到新员工的价值观、能力情况。业内多家标杆企业实行内部导致制,效果都不错。  
 
四、培训策略:颠覆传统培训法,内训远好于外训
 
在各项人力资源工作中,人力资源部门真正能大有所为的可能主要是培训工作。但为什么培训工作又很难开展呢?
 
1.颠覆传统培训方法
 
首先是人力资源部门存在认识问题,总认为培训就意味着花钱(换言之,领导不给钱,培训开展不起来是理所当然的)。这是认识错误。外派培训的确需要花钱,但在外训已沦落到机构或讲师推销的时下,外训的效果早已大打折扣了。
 
如果是花钱到名校读MBA课程班,建议还是三思而后行(除非想拿一张价值不大的“课程班结业证”)。因为现在的MBA课程班师资几乎到了第三、第四代了。如果是到长江、中欧等商学院读EMBA,确实能领略到大师们的真知灼见,但时间和金钱花费不菲。请注意的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后,往往会觉着与下属们的差距会更大,沟通会更难,所以也要三思而后行。
 
 实践证明,内训效果远好于外训效果,关键是要颠覆传统的培训方法,例如利用招标活动。组织一次设计招标,邀请几家设计单位到公司讲方案。这种活动,相对于企业参加一次针对性很强的设计论坛,为什么人力资源部门不组织更多人参加呢?再例如,如果你想让中高层人员全面学习营销知识,只要发个标书,并要求代理公司领导人亲自讲方案,就能听到各家的观点,还能结合项目实际。
 
2.领导以身作则
 
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要尽可能地参加内训,这既能促使讲师提高培训质量,又能以身作则地带动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
 
3.招聘时甄别学习态度和能力
 
培训工作如何,关键是要有一个善学的领导班子和一支善学的团队。所以,在招聘时就要甄别应聘人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能否切实开展起培训工作来,绝不是资金预算的问题,而是认识问题和能力问题。所谓能力,不是考察HR经理的培训能力,而是检验HR经理的组织能力。
 
五、绩效管理:构建企业组合式激励体系
 
无容置疑,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是建立有竞争和激励性的高绩效组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但是,我们也应更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薪酬和绩效管理,薪酬和绩效管理也不仅仅是激励体系的全部!
 
房地产企业在建立企业激励体系过程中,可以考虑股权或项目股权激励方案、项目奖金方案、薪酬方案、考核方案等组合式激励体系。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之所以有些企业陷入薪酬考核陷阱中而不能自拨,皆是认识境界和知识宽度不够。当然,也与市面上泛滥的薪酬考核书籍的误导有关。
 
六、岗位管理:及时动态调整岗位标准
 
很多人肯定回答“有”,因为几乎每个企业都有“定岗定员标准”和“岗位说明书”。
 
但“定岗定员标准”和“岗位说明书”又怎能等同于岗位管理呢?又有多少企业把“定岗定员标准”和“岗位说明书”当作摆设呢?
 
定岗定员标准”和“岗位说明书”并不是确定后就一成不变的,而是应保持适宜性地动态调整。以岗位说明书为例。即便是同一个岗位,按照学院派的理论,肯定要使用同一份岗位说明书,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情况可能是:假如小王、小李、小刘三人都是项目现场的土建工程师,而且是同一天上岗的。但过不了多久你可能会发现,小王还熟悉装修知识,于是就让他监管卖场装修了;小李很愿意旁站式监工,你就让他多管几栋楼吧;小刘比较细心,就让他兼做些内业工作吧。几个月以后,是不是岗位说明书需要调整,是不是薪资需要调整?显然是。但问题是,本属于上级工程主管掌控的岗位说明书,工程主管认为岗位说明书调整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儿,人力资源部门也不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于是岗位说明书就与实际“两张皮”了,于是攀比、抱怨、离职也就在所难免了,于是又要开始招聘了……由此来看,是不是管理很重要,是不是人力资源工作很微妙?  
 
更为重要的是,岗位管理针对的不仅是“岗位”本身的管理,而是针对岗位工作标准和绩效的管理。房企可针对每一个岗位,真正建立起责权利对等的、公正透明的直线通道:(1)每一个岗位在入职时都要有入职条件,更要有任职保证;(2)明确岗位职责是什么,工作目标是什么,每条职责对应的工作标准或工作指引是什么,各项工作的绩效考核标准是什么;(3)实现目标需要什么资源、条件和授权;(4)如何监督和约束;(5)实际工作绩效与个人薪资收入紧密挂钩,而且个人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该奖多少,该罚多少;(6)如何追溯责任,绩效改进措施是什么。
 
七、标准化:让新手快速具备从业6年老手的能力
 
如何让工作6个月的新手快速具备从业6年老手的能力?这个问题几乎困扰着每家企业及其HR总监或经理。绿城董事长宋卫平说过这样的话:房地产开发就像在战场上“攻山头”——攻下一座,接着攻下一座——不会停歇下来。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减员。企业要做的,一方面要确保弹药供应(资源),同时要补充新员。
 
如果补充的新员工在资历和能力上,比不上老员工,就有可能使绩效由90分滑落到50分。如此起起伏伏,显然与“螺旋式提高”的预期背道而驰。
 
1.实行模板标准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向肯德基寻找答案。据说,在肯德基,通过培训后的新手所制作的炸鸡,与老师傅制作的炸鸡,一般顾客是吃不出区别的。其原因在于:有标准化的培训教程;产品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和样品标准化(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并按照标准样品制作。
 
首次启示,我们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可能依据流程、指引完成了一项工作(所以,流程、指引是必要的),但工作完成情况要看什么?看成果!所谓成果,其实就是日常报送、流转的各类计划、方案、报告、合同等。以“成本分析与预警管理规程”为例,上级领导要审核、审批的成果其实就是《项目成本分析报告》。但如果不对报告的内容、格式等做出明确规定,就极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项目成本分析报告》是3页,有的是13页,有的可能是30页。接到参差不齐的“报告”后,轮到领导们烦了: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太繁琐,审起来难度较大,又耗费时间。怎么办呢?其实只需制定出一份标准化的《项目成本分析报告(文本)模板》即可——封面、内容、格式等统一做出一个范本出来,并明确要求填制内容。这样的话,不仅报告撰写人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可以集中精力做好“填空”工作,领导审起来也知道审什么地方,不至于因疏忽而给出不恰当的“审核意见”。更为重要的是,有了模板、范本,还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绩效评价。
 
模板标准化的作用就像肯德基的样品标准化,或者像练毛笔字的临摹字帖。例如,你教人怎么写“房”字,与其你反反复复地说教,还不如告诉他方法(流程和指引的作用),再给他提供一个字帖(相当于模板)——让他“照葫芦画瓢”就是了。
 
2.建立企业知识库
 
大致算来,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约需70个左右的成果模板(范本)。如此多的模板必将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人员手中。建议整体统筹和管理,一旦成果模板库建立起来了,其实就是企业的“知识库”!
 
有了“知识库”,就能促使有经验、有能力的老手沉淀下其精华(其实也是企业用金钱换来的),就不怕他们离职了;有了“知识库”,就能使新手快速地掌握其前人的知识精华,使其站在前任的肩膀上,再加上新手的积极性,就能使绩效由90分上升到92、95分!
来源:宋延庆博客
上一篇:绩效管理的最高境界:自我管理,无为而治       下一篇:HR,帮别人规划了那么多,到底你改如何定位自己